四川大图城市雕塑-028-87088711四川雕塑设计,四川雕塑厂,四川铸铜雕塑厂,四川不锈钢雕塑厂,成都雕塑设计,成都雕塑厂,成都不锈钢雕塑,成都铸铜雕塑厂

搜索
热搜: 雕塑 水晶 资料
注册

A

A

快捷导航
查看: 1772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五代“秘色瓷”越窑玉壶春瓶 五枚长条状 支钉痕

[复制链接]

1573

主题

1808

帖子

12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26432
QQ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 楼主| 发表于 2019-12-11 00:02:26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唐、五代孤品“秘色瓷”越窑玉壶春瓶瓷祖艺术赏鉴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8730d7ae0100si62.html








这尊玉壶春瓶瓷祖,高16.5厘米,釉色青绿沉静,小口外撇,细颈如梨形鼓腹,器施满釉,瓶底见五枚长条状支钉痕,支烧痕的露胎外可见青灰白色,胎质细腻,胎壁较薄,表面光泽,细密裂纹处隐现青灰质,釉质腴润光亮,半透明,釉层薄而匀,以青为主。疑重朴质、清雅滋润、素面装饰,体现着自然天成的最高艺术境界。

“秘色窑”也称越窑。越窑名称来自唐代,因窑址在今浙江余姚县上林湖滨湖地区(位于今余姚县城东约30公里),唐时称越州,故名。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。唐代的越窑青瓷已很精美,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,如:颜况“越泥似玉之瓯”。许浑“越瓯秋水澄”,皮白休“邢人与越人,皆能造瓷器,圆似月魂堕,轻如云魄起”等。“秘色瓷”因其烧造技术、配方、工艺秘不示人,其瓷器真品传世也极少,更增添了一种神秘之感,“秘色瓷”一名最早见于唐代陆龟蒙的《秘色越器》,诗中“九秋风露越窑开,夺得千峰翠色来”,清楚地点出了秘色瓷为越窑所产。五代吴越时越窑已“臣庶不得用”,作为吴越王钱氏独享御用及贡品。

唐代越窑的造型从总体上看廓线明快,秀雅端巧,大气朴质。五代时,瓶壶类为敛口、瓜腹、平底,整个造型似一个倒挂的青瓜,清秀美观。而梨形,较之青瓜更为端正雅丽,形似“心”而令人静心舒展。
据笔者考证:越窑青瓷是用龙窑烧成的,“瓷石”是绢云母和石英等的混合物,相当于高岭土、长石和石英的混合物物质,所含的有机物质少,粘性和吸附性较小,且杂有水云母系矿物,含铁量较高(0.5%~3%)。青瓷所用的石灰釉具有光泽好、透明度高、硬度大等优点,也只有龙窑的还原焰才能将这种熔度小、粘性小的釉料烧得象玻璃一样透明。越窑青瓷都是在1200度以上,甚至1300度的高温下烧成的。由此断定,釉料的秘方、采用龙窑还原焰及窑师的手巧,是烧成“千峰翠色”的主要秘密。

实物证实:研究迭烧段或枷烧段的具体工艺,反映在器物上遗留的支烧泥点印痕十分重要,泥点印痕的排列形式与泥点印痕的形式则是一个关键。唐未到五代初,所烧的器物多为满釉,呈色达到青翠、湖绿,釉面“似冰类玉”,晶莹滋润。

初盛唐所用间隔窑具粗大,用泥点分隔颗粒也就硕大,中晚唐时大量采用薄形间隔具,因此泥点的分嘏亦采用了比豆状更为好看的松子状泥点,松子状排列细密有规律。匣钵烧的器物则同样在内底无泥点印痕,玉壁底碗、盘的外底排列较疏松,烧成后处呈微微的粉红色颗粒状或松子状形遗痕,这种器物上的遗痕是胎体中氧化铁的反映。这种现象在“贡瓷“与纪年器物上都较典型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分享到:  AA AA AA AA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高级模式
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俨唐古瓷馆|弹弹123|手机版|四川省大图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 蜀ICP备14005276号-1 蜀ICP备14005276号

GMT+8, 2024-4-25 09:07

Copyright © 2014 大图水晶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